English

生命诚可贵 奉献价更高

——记甘肃工业大学副教授马跃洲
2001-03-1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马振华 本报通讯员 德凤 同占 我有话说

这是一位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。他身患顽症10年,在与命运抗争的同时,为国家、为人民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。他说:“要对得起知识分子这一称谓!”

他叫马跃洲,是甘肃工业大学副教授、四维焊接研究所所长,入选甘肃省“333”科技人才工程。1963年,马跃洲出生于陕西汉中,198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焊接专业,同年攻读研究生,后获硕士学位。31岁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,先后荣获机械部“青年科技专家”、全国“优秀教师”,并获“五一”劳动奖章,200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
1989年,年仅26岁的马跃洲患了严重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。他查阅了当代最新的研究资料得知,这是一种终身疾病,每天必须通过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,此类病状最终将会产生各种并发症而致人衰竭。他惊呆了,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。但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,他冷静了:父母、国家培育自己多年,就这样不知图报撒手而去?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好好活下去,而且活出质量来。

他一声未吭,完成第一项科研任务后,才住进医院治疗了半年。因每天不能停药,马跃洲学会了自己注射胰岛素。他的胳膊上,残留着1万多个密密麻麻的针眼。打针和工作成为他每日必做的两件大事。

由于是I型糖尿病,他的血糖很不稳定,发生低血糖是经常的。当人们看着他没日没夜地工作时,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,他的血压几乎只是常人的一半,饮食稍不注意或过分劳累,都会使他头晕眼花,全身无力,严重时导致昏迷。糖尿病的并发症,造成他视力减退,过低的血压,使他经常眼前发黑。在别人迎着灿烂阳光上学上班的时候,他几乎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实验室。

他还患有神经性末梢炎,身体不时发出莫名的刺痛,工作劳累、睡眠不足,都会加重病情,发病时疼得满头大汗,寸步难行。同事们看到他因疾病折磨而痛苦难耐的样子,心疼地劝他回去休息,但他除了1989年曾住院治疗过一次外,再从未因身体不好而请过一次假。他还患有慢性腹泻,正常情况下每天三四次,多则十余次,身体十分虚弱,但他默默地承受着。大夫们苦口婆心地对他讲:必须高度注意饮食,注意保养,注意充分休息,不要轻易外出。但他除了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、科研任务,还经常出差联系课题、搞技术服务。这些年,平均每年都要出差五、六次,北上包头,西到新疆、南下四川、广州、珠海……在火车上,由于旅途不便,时常耽误了打针。为避免腹泻,他上汽车后,就干脆不吃不喝。有一次,在汽车上水米未进地坚持了24小时,下车时几乎虚脱。稍事休息后,他又像没事一样默默地投入了工作。而此刻的他已瘦得皮包骨头,体重由原来的120多斤下降到70多斤。

1995年他拖着病体去包钢进行技术服务,由于下车时匆忙,将自己一日三次的保命药丢在了火车上,工作时嘴唇干得发紫发裂,昏倒在地。厂里十分着急地为他找到药注射后,病情才得到了缓解,等他醒过神,又像没事一样工作了,在场人员感动地流下热泪。同事们说,马跃洲心里只装着别人,而忘却自己。有许多次,一些单位给他提供房子、车子,甚至大把的票子“挖他”走,可他却说:“我走了,课题怎么办?研究所怎么办?”

谈到他招收的和已毕业的研究生,马跃洲总是抑制不住兴奋,因为他知道,这些学生将是今后科研的骨干,他觉得培养出更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比什么都高兴。他致力于焊接过程的微机控制和焊接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开发,1992年他承担的省攻关项目“微机控制可继弧焊系列研究”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,并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,先后转让4个电焊机生产厂家;1995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,完成了两个机械部科研项目“埋弧自动焊微机自适应系统”、“微机控制脉冲TIG机研制”,顺利地通过了部级鉴定。他还负责了与包钢建安公司、东方锅炉厂、兰化公司304厂等许多单位的技术合作项目,均获得成功。他还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5篇,其中一篇被美国《工程索引》所收录。马跃洲领导的甘工大四维焊接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数控二氧化碳焊机、埋弧自动焊等,已形成了多个系列产品,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,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